分类学(systematics)可能是生物学科最古老的分支学科之一,从达尔文的《物种起源》开始,到现如今生活的方方面面,分类学无时不刻的存在,帮助我们理清生物万象,优化使用资源。但是分类学的概念和科学内涵并不容易弄清楚讲明白。

在朋友圈里看到一张可能是别人PPT中的图片,突然理解了分类学的内涵和研究层次,感叹世间有高人。从定义上,分类学就是我们发现、组织和解释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科学。确实如此,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如此之高,需要有一个尺子进行度量,分类学可能就是我们期待的那个制造尺子的工具。
既然是一门真正的科学,分类学的研究内涵和层次则可以从三个主要的方面来理解。
分类法制(Taxonomy):对单个物种或者一组物种(taxa)进行发现、描述和分类的科学。在这个层次,是依据一定的规则,例如差异形态标准,进行物种的分类。当然,前提是需要有明确定义的物种。关于怎么定义一个物种则又是一个非常挑战的课题,不同的分类学家,不同的标准使用,会导致物种定义的偏差和不同。
系统发育关系(Phylogenetics):对一组物种的进化发育关系进行发现的科学。对于面临的多样化生物物种,特别是近缘种,更有意义的分类学研究是研究物种间的相互进化发育关系,弄清楚谁是祖先,谁是子孙,理清世代交替物种进化繁衍的方式和路径。当然,这是基于我们已知规律的解释,是否还存在不一样的进化方式,仍然未知。
进化进程(Evolutionary processes):分类学内容中最核心和最挑战的内容,即物种形成相关的过程,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维度中生物多样性装配机制机理问题。就像我们经常问自己,我是从哪里来的一样,我们更应该问一下,我们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?是什么样的机制导致了新的生物物种和多样性的出现?未来还会出现什么,走向何方。
和其他学科一样,分类学的研究似乎也没有一个确定的尽头,只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我们发现了它理解了它使用了它而已。
相关内容推荐